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对美125%关税落地后,不到24小时!美国正式宣布“免征”部分商品
新闻资讯
对美125%关税落地后,不到24小时!美国正式宣布“免征”部分商品
发布时间:2025/4/24      点击次数:

       2025年4月12日,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悄然发布了一项关税豁免清单,宣布对包括芯片、笔记本电脑、智能手机等在内的多项商品免征此前设定的“对等关税”。


       这一政策调整距离中国宣布对美加征125%的报复性关税仅不到24小时,不仅暴露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,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深度捆绑下,单边关税政策的局限性。

      美国此次关税豁免的戏剧性调整,源于中美贸易博弈的快速升级。4月2日,美国以“对等”为名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%关税,此举被中方视为“单边霸凌行径”。作为反制,中国于4月10日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%关税,并于4月11日进一步将税率提高至125%,称“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”。然而,就在中方反制措施生效次日,美方突然宣布对部分关键商品豁免关税,政策转向之快令人咋舌。



美国政府的急转弯并非偶然,其背后是多重现实压力的叠加:

1. **科技巨头的生存焦虑**

苹果、三星等企业80%以上的产品依赖海外制造,若关税落地,不仅导致终端价格飙升,更可能引发供应链转移的长期成本。Wedbush分析师丹·艾夫斯指出,关税曾是“科技行业的末日浩劫”,豁免直接缓解了企业股价压力。

2. **通胀与消费者负担**

美国当前通胀率已处于高位,豁免的消费电子产品(如手机、电脑)多为民生刚需,若加征125%关税,将直接冲击普通家庭购买力。CBP在豁免声明中明确提到“减轻消费者价格上涨冲击”。

3. **半导体供应链的脆弱性**

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由荷兰ASML、日本东京电子等主导,美国本土产能不足10%。若对这类设备加税,将直接威胁台积电、三星在美国的晶圆厂建设计划,进而拖累美国芯片法案的落地。

面对美方政策摇摆,中方展现出清晰的应对逻辑:

- **阶梯式反制**:从4月10日加征34%到次日提升至125%,中方通过税率杠杆传递“以战止战”的信号。

- **精准打击美国痛点**: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、汽车零部件的重要市场,加税直接冲击共和党票仓的农业州和传统制造业。

- **外交话语权争夺**:商务部明确将美方加税称为“数字游戏”,并强调“关税武器化只会沦为笑话”,在道义层面削弱美国政策的合法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中方此次未对美豁免政策直接回应,而是以“不予理会”的姿态保持战略主动,暗示单边关税已无法撼动中国产业链的韧性。




上一条:没有了

下一条:化工行业的新闻动态

  • 电话
    0577-67314303
  • 传真
    0577-67317727
  • 邮箱
    378901459@qq.com
  • 公司地址
    浙江永嘉瓯北安丰工业区(荣丰工业园)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微信公众号
© 2025 浙江荣丰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ICP备案/许可证号: 浙ICP备2025155925号 热线:   技术支持:中国泵阀制造网